LED作為第四代電光源產品,被業界看好并被預言在不遠的將來會取代傳統產品,成為電光源領域的新霸主。LEDzui先應用于指示性光源。隨后,作為電光源領域的新型產品,其發光技術迅猛發展:發光顏色從zui初的紅光到后來的藍光,再到目前的白光;光效從0.1流明/瓦到超過100流明/瓦,LED已經從指示用途順利發展成為新型節能、zui有發展潛力的普通照明用電光源產品。
目前,照明LED產品的發展思路和方向都是多維的。多方向拓展固然有其有利的一面,但是卻會消耗過多的精力和資金。制定規范產品的“標準",可以幫助照明LED產品的走向逐漸統一,減少不必要的彎路。
(二)照明LED標準的研究
1.方面
早期針對LED產品制定的標準和參考文件主要有:CIE 127-1997 LED測試方法;IEC60747-5-3,光電子設備測試方法;CIE/ISO LED光強測試標準等。我國早期也制定了一些相關標準,主要包括:Sj2353.3-83:半導體發光二極管測試方法;GB/T15651-1995:半導體器件分立器件和集成電路:光電子器件。在這些標準制定年代的LED產品與現今的LED產品有很大的差異,所以當時制定的標準也必然在某種程度上不*適合現有的產品。
當今LED已經發展成為普通照明用電光源產品,與其zui初始的指示性照明用途相差甚遠,所以和各國都在為其作為照明產品而制定標準。由于產品技術發展快,產品的特性在不斷得到完善,所以產品指標標準不容易出臺。但是,無論指標如何提高,其檢測方法是相對固定的。目前電工委員會(IEC)、照明委員會(CIE)等性組織都開展大量工作研究照明LED產品的檢測方法標準。
美國和日本等國家在LED的研究領域處于世界前列,標準制定工作也開展較早。目前日本已經發布并實施了照明用LED產品的檢測方法標準;美國也發布了標準草案,同時將照明LED產品列入Energy Star認證范疇,不過具體的認證實施時間和規則仍在制定中。
2. 國內方面
我國作為照明產品生產大國,照明產品生產企業數量多、分布廣,不過普遍存在產品質量偏低的情況。在LED還應用于指示性燈具領域時,我國就有許多企業生產相關產品,但通過國家檢測機構:國家電光源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北京)的檢測結果來看,這些產品普遍存在亮度低、光效低和光衰快的缺點。當LED在普通照明領域得到應用以后,很多企業已經對照明用LED產品啟動了研發、生產工作,但產品仍然存在安全、光性能等問題。國家電光源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北京)近兩年已接受多起司法仲裁檢測任務。
其實,在2003年以前,就有專家預料到這種情況,并提出在國內建立“照明LED產品測試與評價平臺"(以下簡稱“平臺")的想法。“平臺"的概念是通過研究測試方法,購買并開發測試設備,建立一個標準化的測試體系,從而制定出我國的測試方法標準;同時,建立“平臺"下的網絡式“評價中心",使我國照明LED產品的測試協調統一。
我國目前正在研究制定照明LED產品的測試方法標準,例如:照明用LED模塊性能要求,并曾多次舉辦研討會來交流意見。但是由于標準中的許多產品指標無法取得統一意見,例如對于照明LED的壽命,有的專家認為30000小時合適,而有的專家則認為目前由于技術不成熟,應該適當降低這個要求。這很大的影響了標準體系的進展。所以直到目前,雖然部分已經處于征求意見的草稿階段,還有部分已經打算在2007年開始起草,但仍然還沒有發布實施的標準。但隨著我國測試方法研究不斷的完善,測試設備也將在指標要求上逐漸達到統一,逐步促成標準化的測試體系,從而制定測試方法標準。zui后,依據標準在全國范圍內建立“平臺"。我國的一些檢測機構,以國家電光源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北京)為例,早在2003年參觀過美國標準研究院(NIST)后,便開始搜集照明LED樣品,進行測試方法研究工作。
二、“平臺"的建設
(一)“平臺"建設必要性
1.“平臺"建設與測試
根據我國電光源檢測機構:國家電光源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北京)的檢測統計數據,2005至2006年,檢測多批照明LED產品,包括單體LED光源、LED模塊和LED燈具等,其中LED模塊居多,占總測試量的2/3左右。這個檢測數量比2000年至2005年檢測的總量還多。這充分說明了照明LED在近兩年里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根據委托檢測的項目和生產商提供的信息,可以了解目前企業對LED產品的光電性能(例如光效)非常重視,同時這也是他們急于突破的測試技術關。而對于溫度與發光性能、生物安全和使用壽命等技術含量更高的指標則很少有企業問津。原因是由于技術的不到位,這些問題是目前眾多企業所共有的,即便是一些大規模、有實力的跨國企業也沒有完*問題,所以大家都不予以積極的關注。另一個原因是他們的客戶在意的是光電性能,而不是會提高價位的其他指標,所以生產商們也不愿投入科研成本。
從測試結果來看,生產商zui關注的光效指標并沒有與其關注度匹配。單體照明LED和LED照明器具的光效一般在55lm/W-65 lm/W。但是,目前上諸多企業已經宣稱其產品光效已經超過100 lm/W,甚至達到138lm/W,那為什么量產的產品光效卻遠低于這些數字呢?透過這個現象,可以分析得出這種情況的原因很大程度來源于標準體系和測試平臺的不完善,而只要這些工作能夠及時跟進,高光效照明LED產品量產化可以很快得以實現。
2.從論文看“平臺"建設
隨著照明LED受到關注以來,其領域內的論文數量也越來越多。論文內容涉及研究方向廣,但沒有中心。這證明了很多人員在為照明LED產品做研究,并投入大量精力。這對我國該產業的發展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以論文的方式將LED的信息和技術拿出與業界人士分享都是促進產品發展的良策。但應該注意,由于沒有標準化的產品指標、測試方法和評價體系,讀者采納這些內容時會有顧慮。如果我們能夠加快我國照明LED產品“平臺"進程,那么可以提高發展效率,促進產品快速健康發展。
(二)“平臺"建設基礎
1. 對產品的認識與測試方法的研究
照明LED與傳統照明光源比較,有顯著的區別:如LED工作一段時間,結溫升高,導致光效降低;LED的光輸出隨著時間衰減很快,致使LED壽命問題難以確定;LED的窄光帶光譜性質及本身的小尺寸使單體LED出光角度較小;LED的驅動電壓和電流的要求異于傳統光源等。因此,制定照明用LED的檢測標準時,需要在現有的照明標準及原有LED電子器件標準的基礎上,另外考慮LED的散熱件、使用壽命、光學組件、驅動電路等多種特殊情況。
LED被歸類為冷光源,但實際輸入的電能的約85%不能有效激發載流子,zui終會以熱的形式釋放。當LED工作一段時間后,結溫會升高,并嚴重影響光輸出。所以檢測LED的結溫,成為測試的一個重要方面。日本日亞和荷蘭飛利浦等公司采用正向電壓法測量結溫。如果在封裝或燈具中設計了能隨時監測結溫的裝置,會極大的方便此方面標準的制定和測試系統的確立。
LED為窄光束光源,與傳統的光源相比,發光角度小,方向性強。光強分布極大的依賴于空間角。只要LED的光軸稍微偏離機械軸,或者樣品的位置稍稍變動,就會造成產品的光軸與實際探測光路的偏差,入射到探測器的光強會發生很大的變化?;诖耍瑸榱藴蚀_測試LED的光強和光強分布,應當充分考慮如何固定LED光軸。
LED有壽命長的優點。除指示用到單體的LED外,一般照明用到的是LED模組。多個LED的光衰速率或老化速率會有差別,即使是同一批次。隨著照明LED使用時間的推移,整個模組發出的光的一致性會有所降低,嚴重的,還會影響使用者使用,這樣必須重視檢測整個模組統一性問題。
2.現有標準分析
IEC與CIE制定的標準是各國制訂自己標準是主要參考的標準。它們主要是針對單體LED的測試,項目包括發光強度、光強分布和輻射強度等,并由此計算光通量。
在日本,日本照明學會、日本照明委員會、日本照明器具工業會,以及日本電球工業會在2004年年底共同制定完成并發布實施了一套用于照明LED的測試方法的標準,采用由測光標準光源校正過的白光LED數值作為標準依據,測量照明用白光LED及其模塊,測定CIE平均光度、全光束的光量值、相關色溫、配光特性等。并且規范了用于照明上的一些基本參數,如定義了LED芯片與模塊的結構,色溫,光譜,LED的壽命、輸入電流、輸入電壓、消耗電能等,并確認測量應該在光輸出穩定后才會進行測量。
北美照明工程學會(IESNA)目前也完成了照明LED產品的多種參數的測試方法標準,包括:光參數、電參數和壽命等。美國Energy Star®已經將照明用LED列入其認可范圍,并于2006年底出臺了相關產品要求和測試方法草案。
我國標準的制定主要是參考了IEC標準。目前發布實施的主要是:照明LED產品器件測試方法標準;功率型LED的空白詳細規范和LED芯片規范三個標準,包括名詞和文字符號、總規范、分規范、空白詳細規范、測試方法、額定值和特性、機械和環境適應性以及具體產品詳細規范。但是,這些標準和規范遠遠不能滿足照明LED產品發展的需要,所以國內很多機構仍在開展照明用LED的檢測標準研究,但由于力量分散、大部分機構的測試經驗不足,所以制定測試方法標準時考慮比較片面,且造成許多重復性的浪費工作。如果我們能夠在全國建設一個照明LED測試標準制定平臺,給各個機構之間的溝通交流架設一個橋梁,并zui終在我國建立起標準化的測試體系,這將對我國照明LED產業的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3. 測試機構
我國的光源產業在經歷了多年的發展后,對于傳統照明產品的一般測試方法已經確立并得到廣泛的應用。隨著近兩年照明LED的發展,有些檢測機構也不斷的接受客戶的委托檢測工作,積累了豐富的相關檢測經驗。再次以國家電光源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北京)為例,在檢測的同時,他們不斷地對測試方法進行研究,并一直對上的標準進行跟蹤。他們憑借已經獲得了美國實驗室認可組織認可的優勢,多次參加過比對,有豐富的測試經驗和良好的關系,這都對標準研究交流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另外,憑借豐富的檢測經驗和技術實力,我國的檢測機構也不斷開發多種*檢測設備,并出口日本、歐洲等地。
以上的分析都說明了我國目前有良好的基礎來建立照明LED產品的測試平臺和評價體系。只要國家政策給予支持和鼓勵,再通過檢測機構的組織和協調,相信我國的照明LED產品的測試平臺和評價體系可以順利快速建立起來。
(三)測試設備
單體LED的體積小,對于光通量的測量的積分球的尺寸要求異于傳統光源的光通量測量用積分球。對于照明用LED的檢測,應該從單體、模組和燈具幾方面考慮。